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今年入汛以来广东实施临时救助2.4万余人次
阅读量:0     发布时间:2025-08-25 16:16:00

入夏以来,广东高温暴雨并存,天气复杂多变。为保障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6月19日全省部署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和关爱服务力度。

据不完全统计,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开展街面巡查1.97万余次,出动街面巡查救助车辆2.97万余车次,派出工作人员7.37万余人次,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1.24万余人次,发放纯净水、藿香正气水、雨衣等物资1.8万余件。今年入汛以来,全省实施临时救助2.4万余人次,支出资金近0.6亿元。

广东民政部门要求各地及时关注气象预警,联合多部门开展街面巡查,在极端天气发生前后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巡查范围和频次,前置救助关口,方便临时遇困人员应急避险。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求助线索,健全快速响应机制,织密救助服务网络,保障受助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在街面巡查方面,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协调联动,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工作人员深入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重点区域,及时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街头露宿人员等困难群众进站受助。在街道、社区、彩票销售网点设立“救助引导点”,延伸临时救助触角。

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临时遇困人员及时予以救助,对暂不愿进站的,留下求助联系卡并发放矿泉水、食物等物资;通过多点位布局,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咨询,鼓励群众提供线索,凝聚社会合力,对临时遇困人员及时提供救助服务。

各地救助管理机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畅通24小时救助热线,落实信息报告制度。同时,加强站内照料服务,提前储备食物、水、日用品及药品等物资,配置电风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备;加强防火防汛巡查和夜间值守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入汛以来,各地对受台风暴雨等灾害影响陷入困境而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和保障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急难情况给予“先行救助”,特殊情况按照“一事一议”,为遭遇突发困难的群众提供及时救助。

南方+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莫冠婷 曾堪乾

【作者】 汪祥波

广东民政头条

欢迎访问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