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向炫尧 吕豪
8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公路学会秘书处、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公路交通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交流会暨武黄改扩建项目观摩活动”在武汉开幕。本次活动以“数字驱动・智慧赋能”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公路交通领域的顶尖专家、行业代表、高等院校及头部企业,通过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项目实地观摩等形式,深入探讨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8月21日,参会代表前往由中建三局与湖北交投联合承建的沪渝高速公路武汉至黄石段改扩建土建工程二标段,实地观摩项目智能建造技术。
作为贯通国高网沪渝、福银两大主动脉的黄金通道,武黄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鄂州市武黄高速花湖枢纽互通,终点位于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吴屴村,全长37.4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对完善湖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功能、打造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支撑武汉都市圈空间格局、强化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服务武汉新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观摩活动共有三个观摩点,分别为项目综合场站观摩点、现场路基观摩点、柯家墩大桥观摩点。参会代表们重点参观了项目智慧调度中心、智慧试验室、智慧小型预制构件厂、装配式涵通预制厂、数字化监控系统、SPMT模块车技术现场等。项目运用数字化监控系统,结合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等,以工法定工装、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实现路基压实状态可监控、软基桩施工可视化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运用“步履式自动控制系统”为中枢的“顶推+横移”工艺,实现设备动态实时监控、关键数据及时掌握和施工状态迅速纠偏,创新采用SPMT模块车技术,实现在不进行高压线迁改的条件下,高效完成预制梁架设工作,解决“有限空间”下的施工难题,此工法获第二届茅以升交通工程技术与工法创新大赛银奖。
本次活动为公路交通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共享经验、交流观点、分享成果的合作平台,集中展示了公路交通领域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工艺、新设备。智能建造在现实中成功落地,为今后持续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