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首单算力资产数字化落地,蚂蚁数科RWA扩容
阅读量:0     发布时间:2025-08-09 11:33:00

据蚂蚁数科介绍,本次奥瑞德的算力RWA项目底层资产是AI服务器,资产规模为数千万元人民币。截至2025年6月,RWA总锁仓量(TVL)达到了125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了124%

文 |《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 | 张威

8月8日晚间,蚂蚁数科宣布支持A股上市公司奥瑞德完成首期算力RWA发行。这是蚂蚁数科首次涉足新能源以外的资产RWA。

RWA(Real World Assets tokenization,实物资产通证化)指的是将传统金融资产(股票、债券等)和实物资产(房地产、艺术品等)的相关权利转化为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这些数字代币代表传统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所有权或收益权。

蚂蚁数科是国内较早探索RWA的科技巨头。2024年8月以来,该公司先后完成了新能源、光伏实体资产和换电实体资产的RWA项目。

据蚂蚁数科介绍,本次奥瑞德的算力RWA项目底层资产是AI(人工智能)服务器,资产规模为数千万元人民币。

奥瑞德一方面依托蚂蚁链技术,完成AI服务器运营信息的技术上链,确保资产链上数据安全、透明和不可篡改,保障收益的透明度和可验证性;另一方面,本次RWA通过合规渠道在境外进行发行,有效吸引了境外资金,为跨境融资开辟了新的路径。

此前一天,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在香港举办的“锚”定Web3.0未来峰会上透露,蚂蚁数科将开始探索算力和金融资产的RWA。

蚂蚁数科表示,算力数据中心高度数字化,且通过云平台,算力的资源使用、计算小时数和收益分配等数据可实时监控,收益透明可验证。而伴随AI的时代浪潮,算力市场规模节节攀升,这与RWA的要求高度契合。

此外,金融资产具备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与合规化基础,也是RWA的理想标的。

由此也引申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资产适合RWA?

近日,由香港Web3.0标准化协会、香港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数字经济研究中心、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标准化委员会牵头发起的《RWA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篇2025》(下称《RWA报告》)在港发布,系统性地提出了资产筛选的标准和框架。

“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进行RWA代币化,‘万物皆可RWA’是一个伪命题。”《RWA报告》指出,价值稳定性、法律确权清晰性及链下数据可验证性,是成功实现RWA规模化落地的资产需要满足三大门槛。

此前,江苏省金科数字与科技金融研究院院长邹传伟也曾撰文探讨什么资产更适合代币化(即通证化)。

邹传伟认为,“能否代币化”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确保资产的真实性,二是如何可信地用区块链内的代币来代表资产的价值,可以概括为“资产可信上链”问题。

对于RWA资产的选择,边卓群表示,“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复制,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扎实,不能做的绝对不碰。”据她介绍,过去一年,蚂蚁拒绝了很多资产的RWA需求,包括农产品、红酒、高端名画等。

去中心化金融(DeFi)数据平台Defillama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RWA总锁仓量(TVL)达到了125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了124%。RWA已成为全球金融与区块链等行业竞相布局的重点方向,形成了传统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加密项目多方协同发力的格局。

“RWA产业正处于从概念验证向实际应用转型的关键节点。”《RWA报告》指出,实践中,RWA应用场景持续扩展,已初步形成五类主流资产。

一是黄金、债券、应收账款、基金等金融资产;二是充电桩、光伏等新能源资产;三是酒店、房地产等不动产;四是碳信用、数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五是GPU硬件等算力资产。

《RWA报告》强调,RWA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传统资产缺乏流动性、区块链技术成熟度提高以及市场需求变革等。然而,RWA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显著的风险,如各国监管差异显著、链下数据透明度不足、部分资产流动性差等问题。此外,技术安全漏洞与合约复杂性也是潜在隐患。因此,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重视风险管理与合规建设的重要性。

责编 | 王祎

欢迎访问 手机端